1. 棕剛玉在PCB噴砂中的主要應用場景
-
表面清潔與粗化
-
去除電路板表面的氧化層、油污或殘留膠漬,增強后續(xù)工藝(如鍍銅、阻焊油墨附著)的附著力。
-
對基材(如FR-4、金屬基板)進行微粗化,提高涂層結合力。
-
-
鉆孔后孔壁處理
-
清除鉆孔后的毛刺和樹脂殘留,改善孔壁粗糙度,利于化學沉銅的均勻性。
-
-
特殊工藝需求
-
高頻板或HDI板中,可能通過噴砂調(diào)整表面介電常數(shù)或微蝕刻精度。
-
2. 噴砂工藝參數(shù)設計
-
磨料選擇
-
粒度:通常選用80#~220#(粒徑約180~50μm),精細電路板可能用更細粒度(如400#)。
-
形狀:棕剛玉顆粒呈銳角,切削力強,適合快速粗化;若需更均勻表面,可混合球形磨料(如玻璃珠)。
-
-
設備與參數(shù)
-
噴砂機類型:推薦使用氣壓式噴砂機(避免機械損傷),或離心式拋丸機(批量處理)。
-
氣壓:0.2~0.6MPa(根據(jù)板材厚度調(diào)整,避免擊穿薄板)。
-
角度與距離:噴嘴與板面呈30°~60°,距離10~30cm,均勻移動。
-
-
環(huán)境控制
-
需配備除塵系統(tǒng)(棕剛玉粉塵可能影響健康和設備壽命)。
-
3. 優(yōu)勢與局限性
-
優(yōu)勢
-
成本低于碳化硅、金剛石等磨料,適合大規(guī)模生產(chǎn)。
-
硬度適中(莫氏9級),不易過度損傷銅箔或基材。
-
-
局限性
-
可能殘留微量鐵雜質(zhì)(需選擇低鐵棕剛玉或噴后酸洗)。
-
重復使用率較低(約3~5次后需更換)。
-
4. 替代方案對比
-
玻璃砂:更溫和,適合精細表面處理,但切削效率低。
-
碳化硅:硬度更高(莫氏9.5級),但成本高,多用于高精度需求。
-
干冰/水噴砂:無殘留,但設備復雜,適合環(huán)保要求嚴格的場景。
5. 注意事項
-
板材適應性測試:噴砂前需驗證壓力、粒度對特定板材(如柔性PCB)的影響。
-
后處理:噴砂后需徹底清潔(如超聲波清洗),避免磨料殘留導致短路。
-
環(huán)保與安全:粉塵需符合OSHA或當?shù)胤ㄒ?guī),操作人員需佩戴防護裝備。
通過合理選擇參數(shù)和后續(xù)工藝配合,棕剛玉噴砂可顯著提升PCB的可靠性和良品率,尤其適用于中低精度、高附著力要求的場景。